了解大脚骨的症状与治疗
了解大脚骨的症状与治疗
大脚骨是拇外翻的俗称,有些地区也叫脚孤拐。它是拇指指骨向外发生15度以上倾斜的一种脚部畸形。患上大脚骨的患者趾骨和跖骨间的夹角增大,向外形成凸起,经长期摩擦产生骨赘与增生。这导致大脚骨患者的脚型难看,穿鞋变形,鞋子的选择范围缩小。严重的还会产生疼痛,诱发拇囊炎,影响行走能力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熟悉大脚骨的症状和治疗方法。

首先,我们要明确一下大脚骨的症状有哪些。
外观:拇趾和跖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倾斜,两者形成的夹角会在拇趾处形成向内突出。根据倾斜程度不同,各脚趾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挤压和变形,脚掌变宽。脚趾和脚掌出会出现很多磨茧和脚垫。
感觉:因为足部结构变形,在行走和运动中,足部极易疲劳。由于长期的摩擦挤压,会造成踩踏不适和脚趾疼痛,甚至影响行走。
连带:大脚骨患者由于脚趾变形造成脚底受力不平衡,多会引发平足、鸡眼、足跟疼痛等症状。严重者会影响脚踝和腰膝关节,造成无法行走。
如果您出现了以上的严重症状只能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,如果只是轻微的症状那么就要做好大脚骨的预防和护理。
大脚骨的几种治疗方法:
非手术治疗
非手术方式一般针对的患者大脚骨的症状轻微,或是患者年龄低于18岁,骨骼发育不完全。这时候可以采取一些理疗的方式控制和缓解大脚骨的症状,如在运动或行走过后按摩趾骨和跖骨连接处;在拇趾与第二趾之间夹放棉垫或夹板;多在平地上赤足行走,练习脚底的抓地能力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情加重;尽量不要使用矫正器,矫正器的用力方向难以控制,可能导致趾骨向内倾斜更严重,使用不当会加重大脚骨的症状。
手术治疗
磨骨:割开拇趾的皮肤和皮下组织,使用工具将突出的跖骨和骨赘部分进行磨除。这种方式手术时间短,操作简单,所以多被一些技术水平低下的民营医疗所采用。它没有办法改变趾骨和跖骨之间的倾斜,只单纯的去掉骨赘增生,会在短期内复发,同时被纵向切除的跖骨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,当大脚骨再次复发时,很难进行手术修复。

传统手术:传统手术中有对趾骨和跖骨畸形进行矫正,通过不同术式切除跖骨或趾骨的一部分,将突出的部分收拢,然后在连接断骨,使用钢钉或克氏针进行固定,需要住院治疗。为了保证骨缝的愈合还需打石膏、卧床一个月,基本6个月后才可正常行走。传统手术虽然可以对大脚骨的病因进行矫正,但是手术创口大,会遗留疤痕;造成的骨损多,恢复时间长;治疗时间长,治疗费用昂贵。已经成为旧式的治疗方法,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弃用。
温州东华医院“高精度微创消融矫正术”是基于传统拇外翻微创手术基础上的全新突破与创新,它融合了国际先进纳米高精度显微技术和无痛消融技术优势,在毫米微切口、局部麻醉下,对骨赘进行去除,对脚部畸形进行矫正,手术过程对软组织和脚部神经完全没有创伤,无需缝合;不动韧带、不损伤关节,在实现脚拇指关节复位的同时,还可有效延缓拇外翻恶化程度。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、安全长效等显著特点。
“高精度微创消融矫正术”的成功问世,将拇外翻微创治疗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,是现代医学的重大进展,也代表了拇外翻微创诊疗的发展趋势,开创了我国治疗拇外翻疾病的新纪元。是目前国内拇外翻诊疗领域公认的较安全、较精细、患者满意度的微创矫正手术